沧桑巨变70载(109年的沧桑巨变)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从革命圣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红色文化与现代繁荣交相辉映的新型城镇在这片土地上,红色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红色旅游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为这里注入了新的活力。
冬日的习水县土城,没有北方的大雪纷飞。

赤水河的宽阔水流静静地流淌在山谷之间,蓉遵高速高架桥像一条巨龙飞渡赤水河高架桥下,古色古香的土城古镇三面临水,北面靠山,红墙青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的建筑间是曲折蜿蜒的道路,宁静而和谐,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的活力在这里同框。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从遵义兵分三路进入习水,向土城、赤水进发,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汇合然而,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土城四周推进,企图围歼红军于黔北在这危急关头,中革军委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
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土城镇因此成为红色历史的重要节点

90年来,土城镇经历了沧桑巨变,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红色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奋斗前行这里的人民铭记历史,将红色文化作为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不断传承与发扬,让这座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的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土城镇依托四渡赤水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相结合,推出专题博物馆及实景体验等新玩法、新体验,建成以四渡赤水纪念馆为龙头的博物馆群,通过生动的历史场景再现,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2024年冬季,四渡赤水纪念馆又一次进行了升级改造四渡赤水纪念馆党组副书记母彦碧介绍,本次升级主要对基础陈列展墙、展板及序厅、展厅楼道、一渡渡口场景等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呈现多元化、沉浸式的四渡赤水陈列展览空间,在陈列大纲内容、展厅空间布局不变的情况下,以270度沙幕环绕的多媒体沉浸式展示四渡赤水战役的光辉历程。
以“场景+情景”的方式对一渡渡口场景、娄山关场景进行全面提升,以全新的展陈形式、逼真的场景复原,达到让观众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四渡赤水纪念馆的集聚效应和文化品牌效应

在土城,还建有讲述731位女红军英勇事迹的女红军纪念馆、介绍红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红军医院纪念馆等红色场馆10余处这些纪念场馆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游客们诉说着土城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不仅记录了红军的英勇事迹,也成为土城古镇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红色培训、红色演艺、研学培训、民宿康养、酒旅融合……四渡赤水第一渡渡口所在地土城镇已成为游客体验红色文化的热门打卡点;贵州古村跑、“水韵・贵州”水上系列赛、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等知名IP赛事接连举办,源源不断为古镇增添活力;游客集散中心、玻璃浮桥、四渡赤水实景体验园等项目独具特色 ;3000多瓶老酒名酒在宋窖博物馆展陈,古镇 A区、美食一条街、酱酒一条街等多元业态蓬勃兴起,相互交织,让这个红色小镇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
这不仅丰富了土城镇的旅游业态,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在土城镇的下街口,范五孃苕汤圆店总是热闹非凡。老板范本利正在忙着制作苕汤圆,这是土城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红薯粉和红薯制作的皮,包上用鲜肉和冬笋制作的馅料,再蘸上秘制的红油辣椒,鲜香软糯、Q 弹入味。

范本利告诉记者,土城景区的打造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土城、来到土城,让他们这些土城居民在家里就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变化,也一直坚守初心,坚持做好传统小吃,共同守护土城这片土地午饭时分,在青杠坡农家乐里,老板娘黄定菊起锅烧油,颠勺炒菜,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后,热气升腾的农家菜便起锅装盘。

2012年,她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办起了农家乐,依托青杠坡红色旅游资源,生意一直很不错如今,她家修起了两层洋房,在自家土地里种上了时令蔬菜、红心柚、砂糖橘供游客采摘,农家乐还推出了许多粗粮主题菜系,深受游客青睐。

在深挖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土城镇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在营商环境、医疗保障、污水治理、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024年8月,土城镇卫生院文龙分院正式开诊,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分院设有全科、西医诊室、中医诊治、心电图室、B超室、化验室、中西药房等科室,并在整合原有村医资源的基础上,选派中西医临床专家和护理业务骨干到分院上班。
习水县中医医院还不定期选派专家接诊、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改善周边红卫村、同心村、长坝村、幸福村9000余名居民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在华润社区黄金湾组蔬菜种植基地里,一座座现代化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自动滴灌系统、灭蚊灯等自动化管理设施一应俱全菜农袁明胜正在自家大棚里检查辣椒苗的长势,他告诉记者,现在交通方便了,蔬菜及秧苗都有人上门收购。
得益于现代化科技大棚的加持,一年轮种三季,能给他家一亩多的菜地带来7万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土城镇从革命圣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红色文化与现代繁荣交相辉映的新型城镇在这片土地上,红色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红色旅游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这里注入了新的活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编辑 陈颖。
二审 程佩佩三审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