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视窗⑫丨新岁话“寿”——中华文化杂谈之十一
【编者按】习总书记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八婺大地,发展迅速,万象纷呈,该如何解读,该有怎样的视野。
我们和金华市社科联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社科读本每周四推出,帮你解开现象的迷雾,助你追寻理论的真谛 寿是人们所追求和期盼的,祝福长寿,敬老、尊老、爱老是中华传统美德,寿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一、寿寿,《说文》指出“久也”,主要指岁数大、生日、祝寿等,在传统民俗中,一般五十岁以上过生日时可称祝寿,五十知天命,六十为花甲,过七十岁古来稀,七十七岁为喜寿,八十岁为耄耋,八十八岁为米寿,九十岁鲐背之年,九十九岁为白寿,一百岁为期颐之年,一百零八岁为茶寿,一百二十岁为花甲重开。
健康长寿之人被尊称为老寿星,《史记·封禅书》中书;“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也”民间也有把历史上的道教始祖老子(李聃)当做寿星,现在一般人往往把寿与福禄财喜等一起进行拟人化的供奉,寿星形象是大脑袋、大脑门、白发长髯飘飘、手柱仙杖、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清中期粉彩麻姑献寿壁瓶二、寿文化中国的寿文化无处不在,几千年来,各地都有各种特色的寿文化一是中国儒家文化推崇尊老敬老《论语》记载:“知者乐,仁者寿”儒家思想认为,仁者既是思想道德要求,也是高境界的养生长寿之道,与人为善,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满足对健康长寿十分重要。
孔子十分重视仁寿、孝亲思想观念的引导,《孟子》说:“老吾老及人之老”,要求整个社会都要形成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汉武帝有法令,年满七十岁朝廷授予玉杖,免去九十岁以上所有老人子孙的赋役,汉明帝时,主持祭祀寿星仪式,宴请七十岁以上老人,到了唐代,敬老已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虐待老人是严重违法的行为,宋代时,妇女也成为祝寿对象,政府建设养老机构,以照顾特殊老年人。
改革开放后,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政府法定的老人节,高龄老人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特殊关心照顾二是祝寿文化一般六十岁称初寿,八十岁称中寿,一百岁为高寿祝寿用品十分丰富,如寿面、寿糕、寿桃、寿酒、寿烛、寿联、寿画及各种有寿文化体现的日常用品。
祝寿仪式一般以寿星之子名义发请柬,祝寿的宾客必带寿礼,寿星坐寿堂太师椅上接受拜寿,除了宴请宾客,有条件的还会请戏班子唱戏助兴皇帝过生日叫圣寿、万寿,那是更大的排场和仪式

清道光粉彩东方朔捧桃笔筒三是寿的独特书法艺术寿字有多达数百种的变化字体,人称百寿图,涉及楷、隶、篆、行、草、甲骨文等,每个寿字字形线条都各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汉字的灿烂文化在明代,百寿图一般以太极图状的圆形寿字开始,最后以方形印章款结束,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思想。
人们常把百福、百寿用于祝福、祝寿,护佑平安三、中国古瓷上的寿寿文化的重要性、普及型在中国近代瓷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是以人物瓷画来表现寿文化,如寿星图、麻姑献寿、福禄寿三星、东方朔捧桃、郭子仪祝寿、五老图、八仙图、西园雅集等。
第二类是以文字瓷来表现寿文化,如五福捧寿、寿字瓷等第三类是以花鸟和动植物瓷画来表现寿文化,如桃、菊、松、万年青、绶带鸟、白头翁、鹤、龟、鹿、猫蝶、太湖石麻姑献寿,麻姑又称寿仙娘娘,《神仙传》记载,麻姑在山东莱州修道,三次见到东海变桑田,仍貌美如花,故以麻姑寓高寿。
还有一个传说:麻姑是西王母的弟子,在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历十三年乃成,自己也修道成仙,正好三月初三,王母娘娘寿辰,就戴上灵芝酒,赴瑶台祝寿在过去,祝寿分男女,一般用麻姑献寿为女寿星祝福,瓷器上的麻姑发髻高耸,手捧灵芝或仙桃、酒壶,腰间丝带飘飞,周边祥云环绕,有时肩挑竹枝,枝上挂着美酒,身边有童子背寿桃,以鹿为伴,寓意祝寿。

清同治粉彩祝寿图罐东方朔捧桃,东方朔是传说中西汉时的神奇人物,生于山东,学识渊博,机智聪明,诙谐幽默,汉武帝时拜为郎,经常上西王母的仙桃园里偷吃仙桃,长命一万八千年,《东方朔传》称他能北极遨游,骑天马绕日三圈。
后来人们就以东方朔捧桃的图案用于祝寿团寿瓷,瓷器上以寿字为图饰,在清代十分流行,近代瓷器上能见到各种字形字体的寿,如清早期青花团寿盘最具代表性,盘底中央一个大大的团寿,线条粗壮,造型优美,格局庄重,边饰以云团纹,内边几排细细的艺术寿字整齐排列,有的可达九十九个,合起来就是一百个寿字,寓意长命百岁。
有的团寿瓷讲究对称布局,如双线圆寿,单线圆寿,上下两等分圆寿,左右两等分圆寿等,富有书法艺术之美五老图瓷,瓷器上画有五老,主要指北宋时期的“至和五老”,均是朝廷大臣,如丞相杜衍80岁,礼部侍郎王涣90岁,司农卿毕世长94岁,兵部郎中朱贯88岁,户部郎中冯平88岁,他们德才寿俱备,辞官后回归乡下,吟诗作词,风流儒雅,为世人所羡慕。
瓷器上的五老站在茂密的松树或桂树下,或执杖、或袖手、或展图、或观图,布局有序,表情自然,具仙人之风,周边配以鹿、蝙蝠、祥花瑞草等寓意多寿多福

清同治粉彩祝寿图罐郭子仪祝寿,郭子仪官拜汾阳王,是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的四朝重臣,平定安史之乱,救大唐于将倾,讨回纥,挽百姓于水火富贵长寿,子孙满堂,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享年八十八岁,寿终正寝《新唐书》称其:“富贵寿考,哀荣始终,人臣之道无缺焉。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瓷器上的郭子仪祝寿图的画面一般是王府上下张灯结彩、车马盈门,贺寿之人成群结队,郭子仪夫妇端坐正堂,众子婿身着官袍,为二老庆寿,展示了一场传统祝寿典礼的隆重和热闹喜庆。
花甲重开不老仙,南极仙翁福禄全。值此岁首岁朝之际,祝大家新年拥有和颐之美!作者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