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自己的录音好难听(听自己录音很奇怪是心理作用吗)
许多人在听到自己录音时都会感到一种奇怪的感觉,心中会疑惑这真的是我的声音吗?听起来不仅有点尴尬,甚至想要立刻关掉录音。

其实这种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声音的产生原理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声音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波,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有声音发出时,它会使得周围的空气分子开始振动这些振动的空气分子形成了声波,像水波一样向四周传播。
我们的外耳(即耳廓部分)首先接收到这些声波,并将其引导至外耳道随后,声波会使鼓膜产生振动,且两者的振动频率与幅度保持一致鼓膜的振动接着被传递到中耳内的三块听小骨上,这三块听小骨构成了一个杠杆系统,在这里声音得到了放大并继续前进至内耳。

在内耳中,机械信号被转化为电信号,最终通过神经纤维传输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大脑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对其进行解读,从而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当我们说话时,我们的声音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的,这种方式被称为“空气传导”。
另一种声音传播方式——骨传导除了空气传导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骨传导”的方式来让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声音以声波形式存在,一旦接触到颅骨等骨骼,就会引发骨骼振动这种直接作用于内耳耳蜗的振动会导致淋巴液波动,进而刺激毛细胞,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最后传至大脑形成听觉。

骨传导绕过了外耳和中耳的部分结构,因此受到外界干扰较少,能更直接、快速地将声音传递至内耳此外,在骨传导过程中,声音的音色等方面会发生独特变化,通常比空气传播来得更加低沉例如,当我们用手捂住耳朵自言自语时,即使声音很小也能清楚地听到自己说话,这就是骨传导的效果。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谈时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其实是空气传导与骨传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当我们听录音设备发出的声音时情况又不同了。此时主要依靠空气传导来传播声音,而空气传导倾向于突出声音的高频部分,使音色显得更为清晰明亮,这与骨传导产生的声音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质量还取决于所使用的录音设备本身不同的录音设备有着各自的频率响应范围及特性,有些设备可能无法准确捕捉低频声音,或者过度放大了高频成分,导致录制出来的声音与实际存在差异比如一些廉价麦克风往往难以还原深沉的声音,反而让声音听起来更加尖锐。
这种区别会让大脑觉得陌生,好像这不是自己的声音一样,从而产生了认知上的不一致感,让人感觉自己的声音变得很奇怪甚至尴尬

结语实际上,我们不必为此感到尴尬或不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体验,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两种不同传播途径所带来的效果差异;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只能通过空气传导来了解你的声音因此,当你询问他人对你录音中的声音有何看法时,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一点也不奇怪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声音很正常,只有少数人会觉得不对劲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