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娘记叙文阅读答案(娘阅读及答案)

文/汗青回忆可能是苦苦的,有些酸楚,甚至脑子里想着一些事,眼里却是噙满了泪农村人的日子,也许就是这样,总不是那么如意小时候给母亲要零花钱是件不容易的事,不知道要缠磨多久,甚至有时候撒泼也不管用,时间久了,知道钱不好要,慢慢的也就不要了。

所以,母亲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就两个字:小气但是,正常的钱还是给的,譬如,买本子,交学费有时候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母亲就领着我去卖家里养的鸡下的蛋那时候,不兴打工,家家都很困难白集离我家一里地,在老隅首(鄄城方言就是十字路口)向东的一条窄胡同里,两边都是卖鸡蛋的。

他们都把面前的地方铺上个手巾,包袱,或者围裙,把鸡蛋放在上面堆成一个像山的形状,然后有蹲着的,有站着的,等着买家母亲,让我看着摊,她去问问价格我是小孩子,等的会大了,就够了,闹着回家这时母亲便哄我:“听话,小。

等娘卖完了鸡蛋,给你买两个糖糕吃”小孩子嘴馋,听了娘的话,就乖乖地站在摊前,等着把鸡蛋卖完那时候,我记得每一家的鸡蛋都不多,二三十个是正常的,但却不知道攒了多长时间中午头的时候,才把鸡蛋卖掉,还得跟着母亲满街转悠,买的什么都不记得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母亲决不乱花钱。

饿的我前心贴着后背,本来就瘦,又饿,走路都累了

“娘,啥时候回家?我饿得慌”“这就走听话小,一会给你买糖糕”没办法,继续跟着母亲眼前是一个个的后背,裤腿,脚后跟终于往回走了,我知道南头路东有一个卖糖糕的,那个地方也是回家经过的地方我也知道,那家的糖糕很好吃。

母亲从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了好几层,吐了吐唾沫,捻开钱,向那个摊老板说:“有没有刚炸的糖糕,要两个”离得近,都熟识,那老头便一脸笑容地说:“有刚炸的,你家二小都这么高了”说着话,用筷子夹了一个糖糕,放在草纸上,接着又夹了一个。

一路上,我跟在母亲后面,走到半路,拿出一个,撕开草纸,包了半截,递给我,爱怜地说:“别烫着,慢慢吃,里面有糖”我双手接过那一个糖糕,好像是接过一件重重的非常珍贵的东西我不敢大口,怕里面的糖水烫着我的嘴了。

吃了两口,才想到母亲一上午也没有吃一口东西,便递给母亲说:“娘,你也吃口吧?”母亲,笑笑,摸索着我的头说:“娘不饿,娘是大人了,啥没吃过”我便信了,一口一口地吃起来那糖糕,真酥,真甜,真香!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准备去上学,母亲叫住了我,从兜里掏出那块手巾,一层层地,小心翼翼地揭开,吐了吐唾沫,用拇指食指捻开那一张张的钱,数够我的书钱后,又给我一点零花钱,还是爱怜地说:“实在馋了,再买点零食。

假如自己不买,也别看人家买,知道吗?”我使劲点点头,向上看的时候,看到了母亲两眼的泪花停了两天,母亲问我,还有零花钱吗?我说有她又问为什么没花,我说没有可口的母亲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我趴在母亲怀里,牙咬破了嘴唇,但却没有流下眼泪。

因为,我已经知道,母亲不是不疼我,而是家里不富裕试问一下,天底下有哪一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呢?小学四年级一直到初二,家里的情况好了些,因为家里的果园几乎在村里是最好的,一年能有差不多一万的收入父亲虽然脾气不好,又倔犟,但他确确实实不是一个笨人,眼光也比一般的人长远。

由于父亲修剪果树方面的技术,白天在家的时候很少,所以眼里看到总是母亲忙碌的身影记不清是哪一年了,但那是我一辈子都无法抹掉的阴影半夜里,我被母亲的哭声惊醒,于是就一骨碌爬起来,跑到院里,看到母亲坐在地上,旁边站着父亲。

虽然我没看到父亲打了母亲,但母亲是极少哭的,想必那一次是伤透了心,或者父亲打的重了姐姐也哭,我也哭了,那时候没有能力斥责父亲的不是,只是对母亲有了更多的同情把母亲从地上拉起来,母亲膀子疼得厉害,后来才知道父亲打母亲的时候,母亲倒在地上摔伤了肩膀。

现在每逢阴雨天,母亲总是说肩膀疼,应该是那时候留下的病根母亲坐在床上,我只是哭母亲用一只手,搂着我,流着泪对我说:“小,当娘的能不能求你一件事”我那时不知道啥是“求”,只是流着泪说:“娘,你说吧,我一定答应您。

”姐姐也流着泪,坐在母亲的另一侧母亲,看看姐姐,又看看我,郑重地说:“将来你长大了,一定不要去赌博我这辈子劝不了你爹打牌,但当娘的希望你将来不要打牌”我终于知道父亲和母亲生气的原因,我抬起头,紧紧地咬住下嘴唇,眼里噙着泪说:“娘,您放心,我一辈子都不会进牌场!”母亲拉着我的手,又哭了。

我长大后,一直记着娘的话,从来没有进过牌场,对那些经常给父亲打电话编着各种理由去打牌的人,我也没有好感我不在乎,别人说我什么,我在乎的是娘的感受,不想伤了她的心初中的时候,需在家向食堂送麦子,折换成馍票,用馍票去买馒头,用馍票去中午打菜。

那时的馒头是三个连在一起的,三个还没有我的手掌大早晨,在三个连在一起的馍上,用手指抠个窝,两毛钱一汤匙酱倒在坑窝里,用手掰着一块块的馍,粘着酱,就算是我的早餐了晚上也是这样,只有中午才能有些白菜但更多时候,菜没汤多。

每次周五下午回家,母亲总是给做点好吃的饭菜,母亲也知道我喜欢喝粥,就在粥里加些红薯,南瓜,红小豆之类的母亲做的粥,我没喝够过,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有时候母亲做饭,我就去烧锅,看着母亲切红薯,切南瓜,涤大米,或者小米,也有时用水和玉米面,但无论哪一种粥,母亲做的都好喝。

走的时候,母亲提前给我炒好了菜,装进罐头瓶里,扎上口,就是一周的菜了每次我把那辆“永久”牌的自行车,推到门口的时候,母亲就叫住我:“小,先别走嘞,等等我”说着,撵上我,撑开我的裤兜,硬塞进去点钱嘱咐我说:“别太会过了,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该吃点就吃点。

”家虽然不富裕,但我很恋家有时候把车子推得很远了,还不愿意骑上去,回头再看看,母亲还站在那里风吹着她的头发,有些凌乱,但她一脸的笑容,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和勇气抬腿上车的时候,身后飘来母亲的话:“小,招呼着后面的麦子,别撒了。

”我骑上车,一手掌着把,一手向母亲摆手,嘴里向后喊着:“娘,我知道了”学校没有宿舍,我跟同学住在他的亲戚家里晚上放学后,我们三个就去村外的荒地里去解手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我们侃天侃地,总是说不完的话不知道过了多久,还是解不出来。

说真的,一天天的主要靠几个馍充饥,喝的水又少,解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痛苦半夜里,常常滚下床来,三个人睡在一头,床又小,一翻身就会掉下来有时候作着梦呢,身子一空,等感觉过来的时候,人已经在床下了醒了,三个人坐起来,又有说不完的话。

三年初中,零食没有吃过,歌曲没有听过,但书却是渐渐多了起来,但大部分是翻版的那时候翻版的技术差,好多的错字,有的甚至少了段落没办法啊,正版的贵,买不起,只能凑合着读吧读的内容,大都忘记了至今还记得那些大家的名字,鲁迅,朱自清,老舍,贾平凹等等。

那个时候,贾平凹的“凹”字,请教了老师,才知道念wa,而不是ao,三年的初中生活,令我现在值得欣慰的是我喜欢上了文学,且有些热爱了读高中的时候,姐姐,哥哥相继结婚每次回家,母亲总是把心里话和我说“你姐姐一走,我感到好像少了什么。

以前你姐姐在这里,帮了我多大的忙,她这一走,真的很缺手”“你哥哥分家了,当娘的倒是希望你哥哥能过好点,日子能好过点”“这几年,娘感觉有些老了,常常丢三落四,干起活来也是力不从心”母亲可能孤独,可能少了陪她说话的人,所以,我成了她的倾诉。

有一天我回家,照镜子的时候,猛然发现,我的耳朵上面的头发,已经变白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营养不良,还是生活的压力总之,白发悄无声息地来了我满怀希望想地畅游在学海里时,一堆巨浪把我拍在海里,差点粉身碎骨由于和同学发生了口角,晚上他便找了几个人打我。

结果却是让我彻底断送了学业晚上站在楼上,周围是万家灯火,而我却是那么孤独,那么无助,那么迷茫我该去向哪里?哪里有我的容身之所?没有人回答我第一次有了轻生的念头就在我准备向下跳的时候,脑海里突然清晰地出现了母亲的微笑的脸。

“小,天大的委屈,娘为你抗下”我听到了母亲的呼唤一瞬间,泪流满面见到了母亲,母亲眼泪纵横几天不见,却瘦了很多满脸的憔悴,满脸的疲惫,满脸的劳累,却没有半点责备“小,你要是不活了,当娘的怎能好好地活下去不上学就不上学了吧,不是还有别的出路吗?”母亲,一脸希望地看着我。

那一刻,我才知道我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的父亲是个火爆脾气,但那次,啥也没说,只是蹲在地上,默默地抽烟去姐姐家的时候,姐姐躺在床上正哭听到我来了,赶紧擦干眼泪坐起来,招呼我坐下,我听着她沙哑的声音,心里暗暗地流泪。

姐姐责备地说:“要是没有你了,“姐姐可能一辈子都过不来”我听着姐姐的话,知道她对我的牵挂我是姐姐看着长大的,姐姐一直很疼我晚上,我一个人走到黄河边看着月光下的泛着粼粼白光的河水,听着滚滚的涛声我想我应该活着。

好好地活着,为父母,为姐姐,还有另一个无依无靠的堂哥,我该为他们活着这样想着,眼里又有了希望的光,心里又涌起了男儿的豪情!秋收的时候,嫂子让我给她帮忙我和堂哥给她干活,下班了还要自己做饭没有办法,哥哥不在家。

有一次,她嫌我干的活少了,数落我:“你那么大个子的人了,天天干那么一点活,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听谁家的话,捻走你”我知道那个本家的大嫂,见面热情得很,没想到竟给嫂子说这样的话向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也许就是她那样的人吧。

当我把这事告诉母亲时,母亲叹了一口气,低着头说:“小,咱姓啥?她姓啥?她怎么会和咱近本家的嫂子,不是更远了吗?”是啊,本家的嫂子,又怎么会对我好,虽然她喊我帮忙的时候,随叫随到,但是她有一颗那样的心,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也许应了那句话:人心难测慢慢地捱过了人生低谷,第三年的时候,我的妻子出现了她就像一道光,给我的未来,照亮了方向婚后,我把家里的事告诉她,她偎依在我身旁,深情地看着我说:“我跟你一块,好好地疼咱娘她不容易,我们都不惹她生气。

”泪水无声地流下来,流进我的嘴里,甜甜的,那是幸福的泪水等我年龄大的时候,我依然希望父母都健在即使她什么都不做,坐在那里能陪我们说说话,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只要娘在,家就在,就有家的味道,;只要娘在,我就是她的心头肉,是她的牵挂,是她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作者简介:汗青,原名李存安,山东鄄城人。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