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回乡创业有哪些项目(关于回乡创业的文案)

【连续报道】 光明日报编辑部:最近,贵报的《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系列报道,我追着看,每天都能读到一个个平凡奋斗者的西部故事,每天都能跟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千里神交“‘天南海北’我都去,就是不去‘新西兰’”,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的脸“腾”地红了——想起了过去的自己。

曾经,自认是“新青年”的我也被困在了老观念里一说起新疆老家,就觉得没发展;一说回新疆就业,就嫌弃没前途满心想着:哪怕漂也要漂在外头,人不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嘛!大学毕业后,我在深圳工作了几年,进过大企业,也“混”过小公司。

在深圳当白领,跟老家人说起来,觉得倍儿有面子但生活的滋味,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几年,尝到了在大城市打拼的酸甜苦辣……有没有更广阔的平台、更优质的发展机会?我在苦苦寻觅比较来比较去,家乡成了我关注的焦点。

瞧嘛,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来自新疆的信息:“姐妹,给推荐一下新疆旅游攻略呗,准备去沉浸式体验一把!”“哦吼,我们新疆咋火成这个样子了?看独库公路上,那个车多的!”“新疆风景,绝绝子!就是地界太大啦,一次根本转不完。

过一段时间,还要来!”……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关于新疆的旅游帖、文化帖、分享帖铺天盖地那些四处拍摄美照的网友们,很多都穿着绚丽华美的新疆各民族传统服饰我心里一动:民族服饰,这不正是我的爱好和擅长所在吗?有没有可能,回去试试这一行?。

我立即着手收集信息、分析市场,越研究,越觉得“靠谱”!2024年下半年,准备工作差不多了,我拿定了主意:走,回新疆去!回到家,我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很快,工作室开起来了,主要从事舞台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租赁等方面工作。

以一个创业者的视角,我第一次深入了解了家乡的服饰文化,也发现了很多“老手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并为解决这些问题积极行动在发展事业的同时,还能为保护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出把子力,这感觉,怪攒劲的!查阅资料、寻访老手艺人,重现民族传统服饰的制式与花样;请来老裁缝,一起研究传统工艺,再结合激光雕刻、电子绣花等现代技术手段,让传统服饰焕发新光彩……现在,对新疆十几个世居民族的服饰,我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复原和制作。

我还把闯荡深圳时积累的新媒体传播、供应链整合方面的经验也用上,在服装厂里搭起了直播间现在,我一天忙到晚,工作节奏比在深圳时还紧张哩!这感觉棒极了,真真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你们报道中的那句话,说得真好——西部也有梧桐树,未必孔雀东南飞。

回乡创业,我真是回对了!新疆昌吉市庭韵霓裳舞美工作室主理人 巴德玛读者来信邮箱:gmrbzgxb@163.com《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6日 01版)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