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年度最大骗局(2020年最大的骗局)

这篇推文,Sir 想搞点新意思——聊一个 " 陷阱 "源于前段时间 Sir 对去年影视剧的查漏补缺,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推理剧遗珠短短 5 集的叙述性诡计经典据说是 " 最不可能被改编的 " ——十角馆事件

十角館の殺人原作者绫迁行人,被称为 " 日本推理小说之神 "代表作《占星馆》《魍魉馆》等 " 馆 " 系列作品▲ 就是这位有点摇滚气质的叔就赌大家不会认真看作者简介剧集海报下的这段图文,是假的实际上,小说作者叫 " 绫辻行人 ",他长这样。

摇滚气质那张图是岛田庄司,被称为 " 推理小说之神 " 的也是他《占星馆》和《魍魉馆》也是不存在的两本书恶搞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和京极夏彦的《魍魉之匣》恭喜你已发现所有的真解答今天就骗到这儿了,我保证!。

他在 1987 年的处女作《十角馆》以惊人的诡计,成为了日本 " 新本格推理 " 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直到去年才被改编,也是导演和作者商讨了许久的结果因为核心诡计的影视化,实在太难导演最终选择了一个最朴素的手段,成功地骗到了观众。

好了,不卖关子开始今天这个," 无人生还 " 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伙推理社的大学生坐船来到遥远的角岛旅游团建正经人谁来荒岛啊?不过,这七位,恰好都是推理狂,对未解的案件有着痴迷的兴趣他们用侦探小说家的名字称呼彼此:。

奥希兹——内向文学少女阿加莎——美貌学姐埃勒里——爱表现的推理狂卡尔——脾气有点大的少年勒鲁——老实人一枚范达因——阴郁的病人爱伦坡——医学生△   这个油腻的 boy 就是埃勒里啦荒岛生存第一条:不要进入一看就鬼气森森的建筑。

然而他们无一遵守,在一座名为十角馆的建筑中进入梦乡这座十角馆曾经发生过一件谜案,那就是半年前,十角馆的设计师,也就是前馆主中村青司,在岛上另一边的火灾中丧生而他的夫人死状诡异,尸体的左手不翼而飞案件至今未破。

如今呢?这波大学生,又遇到了 " 暴风雪山庄 " 般的死亡惨剧第一天醒来,他们发现桌上被人摆了受害者、凶手、侦探的牌子恶作剧?而第二天,就有人遇害了奥希兹的门上,赫然就挂着 " 第一受害者 " 的牌子她被勒死在自己的房间内,而她的左手,也被齐齐地切走了……

生存人数 -1岛上,死亡阴影逼近的同时,岛外的侦探团也组队成功:行事怪异的侦探岛田洁 -" 福尔摩斯 ";同为推理社成员但是没参与这次旅行的江南 -" 华生 ";冷静的推理达人学长守须 -" 宅男参谋 "。

因为收到一份奇怪的恐吓信,江南把目光放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寄信人——中村青司没错,就是半年前去世的那个人他似乎对推理社成员都怀有仇恨,因为在更早之前,他的女儿在推理社因为饮酒过度意外去世……所以,是中村青司没死吗?。

这边,江南与岛田在追溯中村青司火灾的真相,岛上的人却在一个个被杀害,谜题遍布:受害者①号奥希兹穿着睡衣被杀,这指向凶手可能是熟人?但是窗子又开着,不排除外人闯入的嫌疑②号卡尔喝了阿加莎煮的咖啡中毒而亡,阿加莎全程没有下毒的机会,咖啡都是随机拿的,凶手如果在他们之中,怎么避免自己喝到毒咖啡?。

这又一次指向了,岛上可能有第 8 个人先前的凶手都从容不迫挨个下毒,可那天突然把受害者③号勒鲁连夜用石头砸死在室外是勒鲁发现了什么吗?比如第 8 个人潜入小岛的痕迹?而最终当生还者最终缩小到范达因和埃勒里两人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十角馆的地下,真的有暗道,一直通往岸边。

所以,真的是中村青司躲起来犯案的埃勒里断言长舒一口气?早着呢就在第二天,岛外侦探三人组决心要去看看岛上同学的下落时一则新闻播报:角岛又一次发生火灾,借宿的大学生 6 名全员死亡警方怀疑是埃勒里先杀死其余 5 人,再自焚。

没错,6 人你是在哪里被骗的?前方剧透侦探三人组听到消息之后,都很遗憾警察:如果死者外号叫埃勒里,那么同为侦探社的江南和守须又叫什么呢?江南:柯南道尔而守须放下刘海——我叫范达因没错,侦探守须和杀人者范达因就是同一个人,通过来回本土和角岛完成了杀人案。

因为小说的视角转换,故事中的侦探的信息和读者不对等侦探不知道岛上有 7 人,读者也因为称呼自然把他们当作了两个人岛上的范达因,就这样被作者 " 藏 " 起来了答案就是,住在岛上的其实一直只有 6 个人第 7 个人,根本不存在。

如果你细看这部剧,追溯每个人的镜头,就会发现,有个人的镜头比重不公平他的面容,被这个剧藏起来了没错,就是存在感最低的范达因他是这座海岛上的鬼魂湿漉漉的刘海、总也好不了的感冒,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生前溺水的状态。

他的存在感低到每天动不动独自休息,不来参会也没人在意镜头在各种明示——到别人的时候,近景、特写、站在镜头前方而他,总是一个模糊的远景原本该他说话,镜头却对着其他人△ 这个本该特写的镜头,又回避了范达因的正脸。

打光也很讲究——十角馆的光线昏暗,埃勒里他们的脸上都有戏剧化的打光,起强调作用而范达因的脸上却总不见光你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他长啥样,自然也不知道他身上的异样看到这里,你或许将信将疑:就这?明明是部推理剧,却变成了鬼魂作怪?。

当然不是到这里,推文的叙述性诡计已经完成因为我从 " 剧透 " 那个空行往后,都在胡扯这个谜底是 Sir 瞎编的叙述性诡计,就是抓住过往阅读或者观影常识的盲区来击破放在公号环境中,那就是:① Sir 一定会按照原剧的真实情节复述;。

②段落之间的空白,就只是空白而已现在,你们回到" 剧透 "下面那行空点击,看看会发生什么吧虽然谜底是胡说,但图片中那些视听技法依旧成立为了保证这个骗局,导演特意挑选了不那么有名的演员来出演于是,从演员妆造到声、光、电,都成为了叙述性诡计的一环。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用对内容载体敏感的洞察,去揭露真伪之间的那条线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你对这些 " 陷阱 " 感兴趣,Sir 可以模糊地给你们推荐一些作品就拿日本的 " 新本格推理 " 来说这些作品经常会通过文字隐藏信息,比如物种、性别、身体部位等等,来制造叙事诡计。

比如A 和 B 在一个人类不可能通过的吊桥上作案,怎么完成?答:因为 A 和 B 都是猴子,他们犯案之后爬回来了又比如A 和 B 都死在了房间里,为什么只找到一具尸体?答:因为作者无聊给尸体起名字,它的头叫 A,身体叫 B。

当然,这种近乎于脑筋急转弯的小诡计也会遭到质疑,大有为了一盘醋而包了一碟饺子之嫌所以,经典叙诡成立的前提,除了那些 " 不可能的诡计 ",还需要仰仗其他的基础内容,比如人物、动机等讲故事更细腻些、巧妙些,更容易获得青睐。

就像日本民俗推理小说家三津田信三的《首无 · 作祟之物》,就是民俗恐怖 + 人物心理 + 多重反转叙诡的超大杯也真的完成了 " 只要发现一个事实,就能解开全文的 37 个谜题 "那么电影呢?电影中的叙诡,更考验基本功的搭建和创作者的巧思。

常用方式有:平行蒙太奇打乱线性时间线那些我们以为同时发生的事情,说不定是分别发生在十年前或者十年后;我们看到第一视角的主角,也可能中途偷偷换人;镜头中的人有同样的面容,说不定他是上一个主角的孩子,实际上剧情已经过了 20 年。

另外还有:电影可以真与假同时重现,模糊真实事件与心灵想象口述不一定为真,影像的呈现也可能只是一面之词对于叙述性诡计的改编,有个很有意思的日本电影,叫《爱的成人式》就利用上述的方式之一,完成了最后一个镜头的翻案。

爱情剧秒变悬疑片Sir 觉得它比《十角馆》的朴素欺骗更绝所以怎么说呢?Sir 觉得这里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 " 诡计 " 本身而是在于 " 开放 "现在大多数的电影,说教感太强了,哪怕是推理片,也总爱讲上一大堆的道理,以及价值观呈现,反而让人少了不少参与的乐趣。

而这些叙诡作品,却极其注重体验感出题与解题,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理解与看见的游戏而这些认真搭建故事拼图的人,在当下的环境里,还在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欢迎观众们参与到这场诡计中回到电影本身来,回到视听的骗局中去。

这本身就是一件幸事所以,Sir 在最后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彩蛋如果你认真观察我们的公号推文,或许会发现,我们有个常用的图说符号现在,找到那个和平时不同的符号点击它的下方,看看藏了什么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就是涂怡乐